1. 手表传动机构
机械表旁边那个轮叫摆轮。
机芯内部,又包含有动力系统(发条)、传动系统(齿轮)、擒纵系统、以及调速机构(摆陀与游丝)。其中摆轮会直接影响机械手表走时的准确,就像人心脏一样,影响血液输送的快慢。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小的摆轮到底有何作用。
摆轮属于机芯的调速器零件之一,受力驱动后,通过螺旋状游丝控制其做往返摆动,我们常听靠近机械手表到滴答的声音就是一回合的往返运动,也叫做摆频。1次摆频细分为2次振频,通过振动周期公式T=2π√J/M(其中J是代表摆轮的转动惯量),可以知道这个摆轮的转动惯量增大,则会使得周期T增大,机械表走时会变慢。而摆轮的转动惯量减小,则会使得周期T缩短,机械表走时会变快。由此可见,摆轮的稳定是保持走时精准主要因素之一。
2. 手表传动机构图
凡是机械表都是不用电池的。。。
因为机械手表是靠油丝的摆动,带动多个齿轮传动进行走时间的。机械表它是不需要电池装置。
只有电子表、石英表才需要电池安装才会走时。
3. 钟表传动装置
分针与时针的转动比是12:1。
也就是说分针的转动速度是时针转动速度的12倍。
钟表盘上有12个数字,圆角共有360度,每两个数字之间的角度差是30度。
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需要一个小时。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角度差是30度,所以时针一小时走30度,一分钟走0.5度。
每两个相邻数字之间有4个小刻度。使两个相邻数字之间分割成5小段。相邻的两个小刻度之间的角度差是30÷5=6度。
分针从一个小刻度走到下一个小刻度,需要一分钟。一分钟走了6度。
时针一分钟走0.5度。分针一分钟走6度。
分针与时针的转动比就是12:1。
4. 钟表传动机构
机械钟表有多种结构形式,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,都是由原动系、传动系、擒纵调速器、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。
机械钟表利用发条作为动力的原动系 ,经过一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来推动擒纵调速器工作;再由擒纵调速器反过来控制传动系的转速;传动系在推动擒纵调速器的同时还带动指针机构,传动系的转速受控于擒纵调速器,所以指针能按一定的规律在表盘上指示时刻 ;上条拨针系是上紧发条或拨动指针的机件。
5. 手表齿轮传动
机械表上弦的圈数由表的特性决定,没有一定的数额。
1、上弦的圈数与表把头的大小有关,表把头大的易捏住和吃劲,表把头小的易滑脱。
2、上弦的圈数与表把和表壳的柄头管之间的配合松紧程度有关,若比较紧会影响上弦的顺畅。
3、上弦的圈数与上弦的齿轮的传动比有关,不同的机械手表机芯上弦系的齿轮传动比各不相同,因此上弦速率不一样。
4、上弦的圈数与发条的工作圈数有关,手表发条的工作圈数通常在6至10圈之间,工作圈数多的,上弦的圈数就会多些。
5、上弦的圈数与上弦的力度有关,上弦的力度不同表把每次旋转的程度就不一样。
6. 手表传动机构是什么
表示表的钻数是28钻。
多数表盘上刻有该表的钻数和频率数,钻数的多少是衡量表机质量的标志之一,钻数是手表中装有宝石的粒数。普通手表要求17钻~19钻,自动表要求25钻~30钻,并不是钻数越高越好,非工作部位表钻对表的性能和质量影响不大,只是起到装饰作用。在一般17钻的表中,17粒宝石都是功能钻,其合理分布为:振动系统中5粒,擒纵机构中6粒,传动轮系中6粒,手表的频率则越高越好。频率是指摆轮每小时摆动的次数,频率为18000次以下为低频表(慢摆表),21600以上者为高频表(快摆表)。手表的频率越高,走时越准确。
7. 手表传动机构间隙
一般来说,戴上手表以后,手腕和表带之间可以塞进一个手指甲(大拇指除外),有这样的间隙,才会感到不松不紧的,长度正合适,戴着也比较舒适。针对一些特殊情况,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:
1、有的人手腕非常纤细,尤其是女士,这就需要截短和去掉很多的表带节,另外,截短时需要考虑左右对称的问题。
2、有的人手腕非常粗壮,佩带起来也许还需要加长表带,总的原则还是应该左右对称,使闭合后的表带折扣位于中心。
3、比较麻烦的是手腕又粗但锥度又比较大的人,这样不容易找到一个合适的长度,手表在腕子上不容易待的住,往上紧往下又松,所以弄钢带的时候最好可以放下半个手指头就好。
8. 手表传动轮
导致手表走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1、动能不足:手表上弦不足,动能不够。特别是自动机械表,需要手臂活动量要大些,上链效率很低。如果自己平时运动量小,可以通过手动上发条,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动能。
2、齿轮故障:偏轮、中心轮故障等轮系故障会导致手表出现偷停的状况。这些情况往往不易发现,需要拆卸仔细检查和测试才能找出问题,解决问题。
3、缺乏保养:机械表每隔2-3年左右要保养一次。长时间不保养的话,里面会产生大量油泥。齿轮间的摩擦会增大,导致溜齿等情况的发生。
9. 手表传动机构图片
在通过旋转表把拨针的时候,会感觉有一个松紧度,要求是不能太紧,也不能过松。一般新的手表,可能会略微感觉紧一些,而老旧的手表(尤其是机械手表),往往都比较松。
手表里面的拨针和带针机构,主要是有一个齿轮,通常是分轮或者是被叫做“小中心”轮,具体要看手表机心是正中心传动还是偏中心传动的了。这个齿轮会套装在中心轮轴上,中心轮轴上会有一带梢的倾斜角度,而小中心的轮管上在对应位置两侧各有一凹槽,也就是说,它们之间工作是靠弹性过赢配合的。偏中心传动的手表机心,是分轮片上的轮幅与分轮轴齿管的弹性配合。
这个地方配合的松紧度,决定了拨针时的松紧感觉,在这个位置上最容易出现磨损。尤其是机械手表,需要经常的拨针,或者是校对日历,频繁拨针的结果会加剧分轮的磨损。
如果拨针感觉非常的松,那就极有可能会出现手表“不带针”的故障。所谓手表“不带针”,是指手表秒针走,而时、分针不走或时走时不走,也就是“丢转”了。特别是带日历和星期历的手表,在每天要跳历的时候,机心的“负载”会逐渐变大,如果拨针松的话,就更有可能出现“丢转”的问题,表现为手表走慢或干脆时、分针不走动。
10. 手表的传动系统
简单来说全自动机械表和机械表的区别,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在于动力的来源了,全自动机械表是不用电池的,而且不需要上发条,不过有些手表还是带发条功能,有些就没有发条功能,建议入手全自动机械表的时候最好就是入手有发条的。全自动机械表的动力来源既不是电池又不是上发条,那是什么呢?其实它主要依据佩戴者的手臂摆动来获取动力的。而手动机械表的动力当然就是依靠电池或者上发条啦!
全自动机械表和机械表的区别还有就是在于机芯结构不同,全自动机械表的机芯部件都是由机械零件组成的,是以手臂运动为动力的摆轮游丝式手表。一般的手动机械表的机芯包括传动系、指针系、擒纵调速系、上条拨针系、原动系,机芯零件是由夹板以螺丝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。相对来说全自动机械表的内部机芯会更加复杂些,这就成就了第三个全自动机械表和机械表的区别,因为全自动机械表的内部比较复杂,使得全自动机械表的重量会重一些。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