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机械表走时精度标准
对于钟表的走时误差,现行行标中规定:
日历机械手表I型(男表)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0~+4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40~+75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60~+105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。
日历机械手表II型(中型表)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5~+6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50~+95秒;合格品的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每24小时误差-70~+135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5小时。
日历机械手表III型(坤表)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40~+8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60~+115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80~+165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4小时。
自动机械手表I型(男表)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20~+30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0~+6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50~+90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。
自动机械手表II型(中型表)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25~+50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40~+8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60~+120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0小时。
自动机械手表III型(坤表)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0~+70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50~+10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70~+150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28小时。
石英表不分型号,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0.5~+0.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1.0~+1.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1.5~+1.5秒。
2. 机械表走时精度由什么决定
就是来自钟表外部的各种影响,取决于钟表的工作环境。常采用的措施有:防震设计、防水设计、防磁设计、附加保护外壳等。精密航海钟上常采用万向节,使航海钟在颠簸中能够保持水平。 2:摩擦力 摩擦力通常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,它有积极的一方面,如摩擦分轮、自动表发条与条盒间的摩擦、螺钉自锁等;另一方面,摩擦会导致传动效率的降低和零件的摩损,从而影响计时。常用的解决方法:改善润滑条件,根据不同的要求,选用不同的润滑油;采用宝石轴承或垫片;改善齿轮的齿面条件,包括采用科学的共轭齿形和提高表面光洁度等,但一般齿面无润滑。 3:快慢针 快慢针是一种便于校时的经济结构,但理论和实践都证实它会影响系统的等时性,也可能产生位差,这些计时误差随机性比较大,无法补偿或抵消。解决方法有:尽量减少内外快慢针间距;但最好的办法是没有快慢针,通过调节摆轮的惯量来调节快慢,如劳力士公司的Mircro stella调节系统。 4:擒纵结构 擒纵机构的影响主要是能量传递过程中对摆轮游丝系统产生的影响,摆轮游丝系统只有在自由震荡的情况下,才能维持固定的震荡频率,显然,擒纵机构的能量传递过程会影响震荡频率。理论表明,传递过程接近摆轮平衡点时,这种影响会减小。解决方法有:采用精密擒纵机构,如爪式擒纵机构,它的能量传递过程发生在平衡点附近,传冲的角度也非常小,影响也比较小,而且,它的单向传冲使摆轮游丝系统有更多的自由震荡空间。当然,瑞士杠杆式擒纵机构有工艺性好、易于调整的优点,是目前国际机械表的主流擒纵机构,但在设计中,应尽量减小传冲的角度。瑞士欧米茄公司为减小擒纵机构对计时基准的影响,推出了同轴擒纵机构,这是英国乔治·丹尼尔博士的发明,但从工作原理来看,它是杠杆式擒纵机构和爪式擒纵机构的混合物。 5:温度影响 温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首先,温度变化会游丝的工作长度,同时改变摆轮的惯量,可直接影响到计时精度;其次,温度变化会影响润滑油的粘度,影响传动效率,从而影响计时。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:采用开口双金属温度补偿摆轮游丝系统;采用特殊合金材料制作游丝和摆轮,使之在工作温度区有一定的温度补偿;采用移动快慢针温度补偿。采用标准的润滑油,对于极限温度情况,如欧米茄的登月表,采用无润滑或固体润滑。 6:磁场 磁场影响最大的游丝,可改变其弹性模量,也使游丝在磁场的作用下变形,产生附加应力,严重时,磁场可导致游丝粘连,严重影响走时。解决方法是:采用防磁材料。 7:游丝平衡 一般的荡框游丝,其重心随摆轮摆角的变化而变化,在重力作用下,它会产生位置误差。解决方法是:采用宝玑游丝,中心收缩,重心不随摆角改变;采用菲利普末端曲线的圆柱游丝并上下对称使用;采用直线游丝;历史上有人用过球形游丝,性能优越,但工艺性很差,很少实际应用。 8:摆轮平衡 摆轮元件的平衡问题直接影响位元差,摆轮元件的静平衡是一个基本要求。 如果在上述因素都比较理想,手表的走时又比较稳定,通过手表的动平衡,可综合改善走时性能。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方法:原理是当摆轮摆幅达220度时,各种传递到摆轮上的冲力对频率无影响,曾有人采用安装在擒纵轮上的衡力机构,来控制摆幅在220附近,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。机械表误差因素
3. 手表走时精度标准
电波表通过手表内置的电波接收器和天线,接收由发射塔发出的“标准时间”电波,获取时刻日历等数据,自动校正手表的时间和日期。
像拥有接收全球多局电波功能的电波表,还可以接收不同国家电波塔发射的电波信号,实现自动时差转换。
佩戴者无论身处中国、美国、欧洲还是日本,只要选择所在时区代表城市名称,手表即可自动地接收当地标准时间的电波信号,并校对时间。电波表之所以精准,关键就在于可以不断通过“标准时间”电波校正时间,而“标准时间”电波由于采用高精度铯原子手表理论,可以达到十万年误差一秒,虽然原子钟的走时精度可以达到一百万年误差一秒,但对于手表而言,电波表已经是相当精准了。
4. 机械表走时国家标准
机械表误差标准如下
日历机械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0~+4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40~+75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60~+105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。
日历机械手中性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5~+6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50~+95秒;合格品的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每24小时误差-70~+135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5小时。
日历机械女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40~+85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60~+115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80~+165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4小时。
自动机械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20~+30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0~+6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50~+90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6小时。
自动机械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25~+50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40~+8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60~+120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30小时。
自动机械女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为:优等品每24小时误差-30~+70秒;一等品每24小时误差-50~+100秒;合格品每24小时误差-70~+150秒。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28小时
5. 机械表走时精度标准值
分好几个级别,你把名目标达不到天文台级别,天文台级别是官方瑞士官方认证的,每天误差也就是四秒左右。
6. 机械表走时精度标准是多少
首先说,机械表的走时精度受地球重力影响。少数高档机芯,比如陀飞轮,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一部分重力影响;但也不会完全抵消。表所处的方向不同,受重力影响就不同,走时的瞬时误差就不同。 所以您的表放在一个地方放着,这时表一直按同一个方向的误差走时。走一天下来,一直积累那个方向的偏差。 而如果您把表戴着,表会随着您姿势或动作随时变换方向,有时会有正误差,有时就是负误差。这样一天下来,您观察到的是一个综合偏差。 同样的,机械表走时精度还受温度影响。 您的表在一个地方放着,想必您不会把它放在温差较大的户外,它的温度随室温变化; 而如果您把表戴着,表会一方面受您体温影响,以及受您出入的环境温度影响。也是跟放着不一样的。 然后,我们讲任何测试的结果,都是在一定的测试条件下、按一定的测试方法得出的。 瑞士天文台在给表做测试的时候,他们有统一的条件、规范的方法及严格的标准,日差-4秒~+6秒还是很可信的。 您在实际使用时,每天戴表所经历的情况跟瑞士天文台的测试条件及方法肯定不一样,所以实际偏差就不会相同。
7. 机械表走时准确度排名
电子表,无论多么好的机械表,都比不上电子手表走时准确,手表的走时准确性,重要的关键在于机芯中振荡元件的振荡频率的稳定性,而振荡频率的稳定性,又与振荡频率的高低有关系,振荡频率越高,单位时间里的误差就越小,走时也就更加准确, 电子手表比机械快摆手表的振荡频率高了近1万倍,如果说机械快摆手表的误差是几分之一秒来计算的话,那么电子手表的误差是用几万分之一秒来计算的。
8. 机械表走时精度标准 天文台
石英表由于是电子控制,所以走时精确度较高,而机械表由于机械摆动原理走时,故它的走时精确度相对要差些。另外,机械表越大,走时精确度越高,反之,越小则精确度越低。
机械表依靠内部的机械装置来控制手表的均匀准确地走时,这些机械装置是会受到地心引力,环境温度,环境磁场等影响引起误差,一般每天误30秒以内的都属于正常范围。机芯是天文台认证的精确度就更高,每天允许的误差为-4~+6s。
9. 走时最精准的机械表误差是多少
瑞士名表排行在前,他们制造的名表误差相对很小,走时精准。在制表过程中有校表仪器对手表进行精准调节。但不是绝对无任何误差,这在人类有史以来都解决不了的问题。
相对石英表,哪怕是10元左右的表,它的精准度都有可能超过万元左右的机械表。
10. 机械表的走时误差标准
(1) 机芯的型号和制造品质不同,一般每天误差30秒以内都是正常范围。较精准度的机芯可达到10秒左右。石英表精准度较高,光动能的机芯更是可以达到年误差几秒之内。 (2)动力储存不足:机械表很多时候是因为佩戴时间不够导致动力不足,首先检查动力是否充足,通过手动上链的方式补充动力,然后再观察快慢的现象。 (3)外在摔打或撞击:手表属于精密仪器,小小的一个机芯内部由几百个零件组成,一个齿轮扣一个齿轮,当受到撞击或摔打引起零件松动受损造成走时误差。 (4)长时间未保养:机芯内部零件之间润滑油干燥、零件磨损老化,环境温度的影响、手表受磁、佩戴者的使用习惯都可能引起走时误差的增加。这些需要师傅重新进行保养。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