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秦始皇手表
捶搥 chuí 【动】 (形声。从手,垂声。本义:棒打) 同本义〖beat〗 捶,以杖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 捶笞膑脚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。注:“捶笞皆杖击也。” 又如:捶鼓;捶衣裳;捶楚(用杖或板拷打) 拳打〖hitwithfist〗。如:捶背;捶殴(殴打);捶胸跌脚(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) 舂;捣〖pestle〗。如:捶骨沥髓(同“敲骨吸髓”。喻残酷搜刮民财) 同“锤”。锻,锻炼〖forge〗。如:捶钩(锻打带钩);捶句(锤炼文句) 捶 chuí 【名】 马杖。通“箠”〖whip〗 檄以马捶。——《庄子·至乐》 一尺之捶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——《庄子·天下》 捶马衔走。——《公羊传·定公八年》何注 执捶拊以鞭笞天下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又如:捶策(扬鞭击马) 棍棒〖stick〗。如:捶表(即邮表。指立于边界邮舍旁的木制标志)
2. 帝后手表
这是来自瑞士的帝后表,于1880年在瑞士始创,一个世纪以来,由于每款设计都限量生产,遂引来各国皇室贵族、富商巨贾及表演舞台上一众天皇巨星的争相追逐。
并将企业发展方向定位于生产独特而艺术性高的珠宝表设计领域,才使帝后逐步由一个无名小厂步入辉煌。
3. 先秦帝王表
1、时间不同
先秦不是朝代,而是一个时期。先秦通常指秦始皇建立的秦朝之前,特指春秋、战国时期。如:先秦散文即指春秋、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。
秦朝(前221—前207)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,秦人的祖先大费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,舜赐其嬴姓。秦穆公时,任贤使能,虚心纳谏,灭国十二,开地千里,国力日盛。
前361年,秦孝公继位,重用商鞅两次变法,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,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,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。秦王政先后灭韩、赵、魏、楚、燕、齐,完成统一大业。
后秦是南北朝时期姚苌建立的秦,因为符坚(淝水之战输掉的那位)建立的秦在前所以称前秦,为了区别,史家称姚秦为后秦,称符坚的秦为前秦。(这段时间南朝是东晋时期,秦属于北朝) 。
2、制度不同
先秦:春秋以前的禄以田邑为主,战国时以实物为主。夏商贵族食禄制度缺乏记载,难以详悉。不过他们各有一定数量土地,食土地收入是肯定的。西周、春秋时,周王室有土地方千里。诸侯、卿、大夫、士亦各以等级占有土地。
秦: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,统一六国,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,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。 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,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,后世子孙代代相承,递称二世皇帝、三世皇帝,乃至万世皇帝。废除谥号。
后秦:后秦统治者为了补充劳动力和兵源,常将被征服地区的各族人民大批迁徙到都城长安及各军事要地,以便控制。对于境内各族人民的统治,后秦除以州郡系统进行管理外,还实行以营领户,以户出兵吏的制度。
3、文化不同
先秦时期,学术思想自由,文化繁荣,产生了诸子百家,诸子如孔子、老子、韩非子、墨子等,百家如儒家、道家、法家、墨家等史称“百家争鸣”。
秦国统一中国后,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,其中包括著名的“书同文”,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所称的小篆,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。
秦始皇以原来秦国的制度为标准,整齐划一全国政治、经济、文化方面的一些制度,企图尽可能消除由于长期分裂割据造成的地区差异,以利统一。李斯受命统一文字,他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,参照六国文字,制定小篆,并写成范本,在全国推行。当时还
4. 秦始皇生平年表
从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:
公元前246年(秦始皇元年):秦王嬴政即位,年十三岁。尊吕不韦为仲父。
公元前245年(秦始皇二年):攻魏取卷。
公元前244年(秦始皇三年):蒙骜攻韩十三城,攻魏的畴、有诡。
公元前243年(秦始皇四年):蝗灾,天下疫。行纳粟千石,拜爵一级。
公元前242年(秦始皇五年):蒙骛攻魏之酸枣等二十城。建东郡。
公元前241年(秦始皇六年):攻魏取朝歌。将卫君角迁到野王。赵、楚、魏、燕、韩五国攻秦至蕞。
公元前240年(秦始皇七年):攻取赵之龙、孤、庆都,魏之汲。
公元前239年(秦始皇八年):长安君成蟜攻赵,后反叛;秦王派兵讨伐,成蟜死。
公元前238年(秦始皇九年):秦王政行冠礼。嫪毐叛乱,即平。攻魏首垣、蒲阳、衍氏。
公元前237年(秦始皇十年):吕不韦免相。大索,逐客,李斯涑,止逐客。李斯用事。
公元前236年(秦始皇十一年):攻赵取阏与等九城。
公元前235年(秦始皇十二年):助魏攻楚。吕不韦自杀。
公元前234年(秦始皇十三年):攻赵平阳、武城,杀赵将扈辄。
公元前233年(秦始皇十四年):赵将李牧大败秦将桓齮于肥。韩非入秦,被逼自杀。
公元前232年(秦始皇十五年):攻赵,为李牧所败。
公元前231年(秦始皇十六年);魏献丽邑,韩献南阳,秦派内史腾为南阳假守。
公元前230年(秦始皇十七年):内史腾攻韩,俘韩王安,建立颍川郡。
公元前229年(秦始皇十八年):王翦、杨端和率兵攻邯郸。
公元前228年(秦始皇十九年):大破赵军,俘赵王迁,赵公于嘉逃代,自立为王。
公元前227年(秦始皇二十年):王翦、辛胜在易水西败燕、代联军。燕太子丹派荆柯入秦刺秦王。
公元前226年(秦始皇二十一年):攻克燕都蓟,迫燕杀太子丹。燕王喜迁都辽东。王贲攻楚。秦之新郑叛。昌平君徙郢。
公元前225年(秦始皇二十二年):王贲攻大梁,决河水灌大粱城,魏王假出降。设右北平、渔阳、辽西郡。
公元前224年(秦始皇二十三年):设上谷、广阳郡。李信、蒙武攻楚,为项燕所败。
公元前223年(秦始皇二十四年):王翦攻楚大胜,攻入寿春,俘楚王。又攻江南,设会稽郡。
公元前222年(秦始皇二十五年):王贲攻辽东,俘燕王燕。又攻代,虏代王嘉。
公元前221年(秦始皇二十六年):王贲攻齐,俘齐王建。至此六国皆亡。秦帝国建立,嬴政称秦始皇帝。
公元前220年(秦始皇二十七年):秦始皇开始第一次巡游,巡行陇西北地。开始修驰道。
公元前219年(秦始皇二十八年):秦始皇第二次巡游,派徐市入海求仙。南征百越,修凿灵渠。
公元前218年(秦始皇二十九年):秦始皇第三次巡游,张良在博浪沙击始皇未中。
公元前216年(秦始皇三十一年):秦始皇微行咸阳,兰池遇盗,武士击杀之。大索二十日。
公元前215年(秦始皇三十二年):秦始皇第四次巡行。蒙恬率兵三十万伐匈奴,并开始修建长城。
公元前214年(秦始皇三十三年):平定南越,置桂林、南海、象郡。西北斥遂匈奴,设三十四县。
公元前213年(秦始皇三十四年):发五十万罪徒戌五岭。秦始皇下令“焚书”。
公元前212年(秦始皇三十五年):修“直道”。秦始皇下令“坑儒”。扶苏进谏,被斥至上郡监军。建造阿房宫并骊山皇陵。
公元前211年(秦始皇三十六年):迁三万户至北河、榆中。陨石落东郡,上刻“始皇帝死而地分”。有人传言:“今年祖龙死”。
公元前210年(秦始皇三十七年):秦始皇第五次巡行,卒于沙丘。时年五十岁。胡亥矫诏赐死扶苏。
公元前209年(秦二世一年):胡亥继位为二世皇帝。七月,陈胜、吴广在大泽乡起义。项羽、刘邦等奋起响应。
公元前208年(秦二世二年):七月,项羽大败章邯于东阿。十二月,“巨鹿大战”。
公元前207年(秦二世三年):七月,章邯向项羽投降。
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,秦亡。
以上就是秦朝历史年表,简单介绍了从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的历史。
5. 帝皇手表哪里产的
日角骨,即左眉骨延伸至左边发际的隆起的骨骼,与右额的月角骨相对。日角骨突出的人,很有智慧,一般能大富大贵,为帝王骨相。
如《后汉书· 光武帝纪》描述光武帝刘秀:“身长七尺三寸,美须目,大口,隆准,日角。”
刘峻《辨命论》中说:“龙犀日角,帝王之表。”
帝王骨是一种骨像
- 相关评论
- 我要评论
-